管教孩子:不用下策、慎用中策、善用上策
首先,发脾气、棍棒教育是下策
当熊孩子犯错时,惹得不少爸爸妈妈急怒攻心,盛怒状态下,要么劈头盖脸一顿臭骂,要么拉过来一通狠揍。反正都是暴力教育,不是语言暴力就是肢体暴力。
但当父母的情绪发泄得到宣泄,冷静下来时,看到被打得可怜兮兮的孩子,心中又懊恼不已。
这样的棍棒教育,往往有短时成效,孩子由于害怕挨打,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会乖乖的,但是过了一段时间,娃儿们“记吃不记打”的本性就暴露了,这个招数就失灵了。
而且,暴力教育不光影响亲子关系,还对孩子的心理发育有不利的影响,身上真切的痛苦不说,屡次殴打孩子,极易给孩子留下爸爸妈妈不爱我的感觉,从而造成孩子严重缺乏安全感。
其次,长篇大论的讲道理是中策
有不少家长意识到暴力教育并非良策,就给孩子摆事实讲道理,便成了他们教育孩子的不二法门。虽然说教教育比棍棒教育有成效,但是也有其缺点。
当父母苦口婆心地摆事实讲道理时,宝宝们却神游天外,根本也没有听进去。
经常讲大道理还会起到反作用,让孩子觉得家长总是因为一点小事就要“训话”,不胜其烦,甚至逆反,对着干。
最后,立规矩才是上策
立规矩就是我们常说的制度管理。如果做得好,至少可以规避很多常见的闹心事。这样我们才有时间和心思操心孩子其他更重要的事儿。
立规矩,不是单方面给娃儿提要求,孩子必须单方面的,绝对化的,无条件的做到,而是家长和孩子订立的约定,对家长和孩子都有约束力。
这个约定其实就是社会游戏规则的内化,要体现和对接社会行为准则。
这需要做到几点:要求要简单明了,要讲清楚所以然,明确违反的处罚,要约定共同遵守,要明确违反都要一视同仁的承担后果,自己犯错自己一个人买单。其中最重要的做到两点:
1.规矩订立的时候,一定要让孩子充分表达意见,是平等自愿的约定。如果他的想法无关原则,有他的道理,不妨接受之。
2.规矩订立后,家长要以身作则,做好表率带头作用。必要时家长先故意违反一下,然后自己承担责任,接受处罚,做给孩子看。
对于3岁以上的宝宝,就要慢慢给他们建立这些规矩:
1.有礼貌,见到熟人要主动打招呼,麻烦别人了要说谢谢。
2.做错事要道歉,说对不起。
2.不经他人允许,不可以动别人的玩具和好吃的。
3.使用完的物品要归回原处。
4.使用公用玩具和设施要自觉排队,不可以插队,也不可以一个人长时间霸占。
5.无论在哪儿,都不能大喊大叫,以免打扰他人。
6.大人说话时,不能插嘴,等别人说完了自己再说。
7.自己说话要算数,承诺了就要做到。
8.有诉求好好说话,不允许撒泼打滚耍无赖,不允许胡搅蛮缠。
当然,定规矩有必要,但还不足够,还要做到以下几点:
1.要坚持正面引导,把娃儿往积极向上的,充满正能量的方向引导。给孩子植入正确的观念,树立孩子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。
对现在的孩子,家长注重专业技能培养,很强调分数成绩,也关注素质教育,但容易忽视价值观教育。
比如,少谈自己工作就是挣钱,给他买好吃的,好玩儿。而要多谈工作是为了为社会做贡献,为团队做贡献。
再比如,要多结合孩子亲眼所见,亲身经历,多给孩子讲什么是对的,什么是不对的,为什么对为什么不对。在潜默移化中树立孩子正确的是非对错的价值评判标准。
价值观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根。根扎得对,扎得稳,孩子将来才会行正道、做正事。
2.鼓励孩子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,引导他们学会独立思考,慢慢培养孩子自己拿主意。
比如,买什么玩具衣服,吃什么,去哪儿玩儿,都要征求娃儿的意见,而且引导他讲出为什么,为了什么。
3.娃儿刚学的时候,要包容理解他的慢和反复。又快又好是学习新知的大敌。
年轻的家长不少是急性子。看到孩子在那儿磨蹭,容易发火。其实孩子这时想做但是有顾虑,有畏难情绪,估计还在做思想斗争,要给孩子思想上转变和感情上接受的时间。
4.保护孩子的好奇心,不要轻易打断,否定,批评。
对孩子感兴趣的,只要不影响健康安全,都包容尊重,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,多鼓励他去尝试,哪怕明知道是瞎折腾也无所谓,绝知此事要躬行嘛!
5.孩子自己的事情,还是要立足于他自己做,家长不要老是代替。即使是帮忙,也要以他为主,自己只是帮手,可帮而不可替。一方面是培养他独立能力,另一方面避免养成依赖心理。
6.教育孩子学会自我保护,必要时学会反击自卫。
前几天老河口被害的小孩,虽然罪犯该千刀万剐,但也暴露了父母对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培养的缺失。